專家認為,為提振經濟復蘇力度,財政政策需進一步加力。同時,全面系統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正在提速。
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
對于下半年財政政策,報告指出,加強經濟財政運行監測和形勢分析,密切跟蹤地方和部門預算執行情況,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,合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,全面提升資金支付效率,推動各項財稅政策盡早落地見效。
財政部數據顯示,1-7月累計,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334億元,同比增長11.5%;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623億元,同比增長3.3%。
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,財政收入端受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放緩、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影響,收入放緩對支出端也構成約束,抑制財政支出強度。展望后續,為提振經濟復蘇力度,需要財政政策在促消費和擴投資方面進一步加力。
專項債發行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。報告提出,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,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,持續加強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和投后管理,提升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,引導帶動社會投資。
“八九月地方債將迎來發行高峰,廣義財政支出增速有望回穩。”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,要發揮好政府投資引導作用。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,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,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,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。
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
自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“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,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”以來,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備受市場關注。
報告提出,進一步壓實地方和部門責任,嚴格落實“省負總責,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各負其責”要求。督促地方統籌各類資金、資產、資源和各類支持性政策措施,緊盯市縣加大工作力度,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務,優化期限結構、降低利息負擔,逐步緩釋債務風險。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,始終保持高壓態勢,強化定期監審評估,堅決查處新增隱性債務行為,終身問責、倒查責任,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。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合并監管,推動建立統一的長效監管制度框架。
“全面系統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速度正在加快。”溫彬認為,下半年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舉措已經有了初步部署,可能是利用現有債務限額空間來幫助地方化債,但額度和細則尚未明確。由于目前各地剩余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空間差異較大,中央或通過“回收-再分配”機制進行平衡。
在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,債務化解具體方式或有兩類:一是繼續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。在隱債化解關鍵窗口期,建制縣隱債化解試點有進一步擴容的可能性,因此,特殊再融資債券有望重啟發行。二是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以及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協商化債,借助外力緩解集中償債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