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多部門釋放的政策信號看,為鞏固經濟恢復基礎,一批更有力、更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已箭在弦上。
消費需求釋放
對于上半年經濟增速,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宏觀經濟論壇(CMF)季度論壇發布的報告預計,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6.2%。
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日前發布報告認為,考慮到經濟復蘇動能放緩和低基數效應,二季度GDP增速可能達7%左右,成為全年高點。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,二季度GDP增速將大幅回升,預計達6.7%,消費成為主要拉動因素。
“預計二季度GDP增長7.0%左右,上半年增長5.9%。”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,經濟延續恢復勢頭,主要表現在線下接觸性服務業和傳統消費需求釋放,4月和5月我國消費均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,特別是餐飲服務在去年低基數影響下保持高增長。
鞏固復蘇勢頭
下半年基數效應消退后,經濟同比增速將會趨于回落。
溫彬認為,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,經濟有望觸底回升,預計三、四季度GDP增速分別為4.8%和5.8%左右。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、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計,三季度消費將進一步溫和復蘇,房地產市場可能企穩,下半年經濟增長可能反彈至4%至4.5%。
“三、四季度,隨著基數提升,經濟運行會回到常態化增長水平。”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日前表示,從全年看,經濟實現全年預期發展目標有很多有力支撐。消費拉動作用逐步提升,創新動能增強,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,經濟會逐步進入穩步恢復態勢。
對于下半年經濟增長的動力,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,下半年地方債發行節奏將會加快,能夠在政府投資相關領域為經濟提供一定托底動力。
政策料持續加碼
鞏固經濟穩步恢復基礎,亟須政策進一步發力。業內專家預計,包括財政政策、貨幣政策、產業政策在內的宏觀政策將在穩增長、穩就業、防風險等方向持續發力,打出“組合拳”。
從財政政策來看,連平預計,下半年積極財政政策將繼續加力提效,突出針對性,堅持連續性,進一步增強與其他政策的統籌協調。
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,三季度或加快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節奏,強化對新能源汽車、綠色家電及家居消費的政策性支持,支持各地更大幅度發放消費券和消費補貼等。同時,將繼續發揮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準財政政策工具效能,全面支持擴投資、促消費。
從貨幣政策來看,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,下半年貨幣調控料進入邊際寬松期,不排除繼續降準、降息的可能。同時,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仍是國內寬貨幣、寬信用的重要抓手,預計發力方向為科技、綠色等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,以及地產、普惠小微等薄弱環節。
此外,提振經營主體信心,恢復民營企業投資意愿,是后續維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關鍵一步。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預計,政府部門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,以政府投資為切入點,激發民間投資活力。